首页 / 高三 / 高三语文 /

【www.ycyggz.com--高三语文】

2020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蝙((bin)蝠是名副其实的“万毒之王”,人类在它们身上栽过不少跟头。多种病毒寄生在蝙蝠身上,却不会杀死它们,只有与人类接触,才会露(lòu)出狰狞的真面目。

B.2020年初,一场蝗灾使一度剑拔弩张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暂停了对峙,两国频繁召开会议,应(yìng)对灾难。同时,印、巴与中国接壤,不禁(jn)让人担心,蝗灾是否会殃及中国。

C.一些中小企业主呼吁,疫情之后当务之急是复工,虽然企业也是战战兢兢(jng),但不复工,企业会像车轮子被卡(qi)住一样,动不起来,所以哪怕去抵压贷款,也要渡过难关以期开工。

D.拿破仑一度受政界内耗连累.(lei)而身陷牢狱,但即使是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倚仗其卓越的军事才华而重新启用他来镇压保皇党,让他担任首都卫戍(shù)司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亚当和夏娃地位平等?彼此相爱?没搞错吧?怎么会有人这么想?这么想的大有人在!6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在壁画《逐出伊甸园》里,就表现了亚当和夏娃平等的关系:他们一起伸手采摘禁果,被逐之后也不.曾.失和,亚当的手势甚至在试图保护妻子。之后的100多年,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娓娓述说了亚当和夏娃的平等关系。【乙】夏娃说:“我如此深爱他!”亚当说:“没有她我怎么活?”最后俩人“手拉手”离开了伊甸园,“他们去了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

虽然这些艺术家、文豪孜孜以求地为夏娃翻案,但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总有人重提《圣经》,说女人给人间带来了罪恶。【丙】19 世纪末,女权运动的先驱伊丽莎白·斯坦顿就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开刀”,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创世纪第一章里,上帝同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男女生而平等,想拿《圣经》来贬低女性的,趁早歇歇吧!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曾 B.娓娓 C.孜孜以求 D.旗帜鲜明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资源循环利用法》修正案在韩国实施的第一天,各大超市装有饮料的彩色塑料瓶从货架上消失,被换成无色透明的瓶子,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

B.2020年 1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 过去 5年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 5年。

C.2019年 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外媒估计有近 5 亿只野生动物葬身火海。

D.本届休博会上,专家们将结合国内外休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休闲与美丽生活的话题展开研讨, 发布世界休闲理论的研究成果,倡导积极文明的休闲理念。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记者采访李教授时说:“听说您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问世。您真是好样的!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

B.弟弟在银行上班,衣着总是光鲜亮丽,每次见到他,我都夸奖说:“足下真是异彩生辉!” C.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D.这幅作品的作者是社区居民刘智贤,刘智贤特意将这书法作品送给社区,聊表寸心。

6.读图,按要求答题。

i׏}7wwit   m5z H<<<vOi  H<?iM}駽?H?i<?i BC iMwOiizi]8^?vi~4u_6ii^7@ŭ1kLZŭ1kLZŭ1kOZŭ1kLZiŭ?kO^wŭ?1kLZiiCu/?^@ABCu^?um<Ziiݿi]im駭ivvۏ駯miŭ1kOŭ1kLZŭ1kLZqkLZqkLZqkLZzv?高二暑假,都去参加为期 10 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哥哥李华很喜欢调咖啡,就去了一家咖啡馆。老板潇洒亲和,7 家连锁店都做得风生水起。他又佩服又开心,可第三天偶然得知老板只是初中学历,一下就觉得老板啥都不是,想 “跳槽”了。

弟弟李夏对共享单车很感兴趣,就去风景宜人的湖边大道协助管理共享单车。可三天下来,越来越觉得只是不停地搬单车,单调乏味耗体力以至于“心力交瘁”,就不想去了。

两兄弟都把自己的这些经历和体验发在班级微信群里,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请你写一篇“回复”,劝说兄弟俩或其中一位完成自己的活动。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解析】A蝙蝠bin   C抵押    D起用

2.C【解析】孜孜以求是指不知疲倦地探求,在此不当;且孜孜以求不作状。可改为“不遗余力”。 A不曾:没有,对曾经的否定;B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者说话动听; D旗帜鲜明:指观点立场非常明确。

3.C【解析】《创世纪·第一章》,“男女生而平等”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4.D【解析】A主谓搭配错误,改成“韩国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 B杂糅 “发布”后面加“的”;  C缺宾,“面积”后面加“的森林”。

5.C【解析】A“您真是好样的!”太口化,不合场合。B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此处我对“弟弟”说,不合适。D聊表寸心:略微表达一下心意,多用于对别人表示感谢。

6.示例:万籁俱寂的夜晚,一束昏黄但执着的灯光,一个寒冷的角落,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父亲满怀深情地望着孩子,孩子心无旁骛地认真学习。

角度一:环境再艰难,我们都应该专注执着于学业或事业  角度二:寒夜里,父亲无声的陪伴最是深情

7.D【解析】材料三指的是共情效应和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而非单指共情效应。

8.B【解析】A.“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大据、体育等产业”有误;C.李白的例子说明文创IP可以提升旅游业竞争力;D.文旅IP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而非“满足”,同时,这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感,而非游客。

9.开发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IP;

文旅IP与大据、体育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把它和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扩大IP影响力;

把它和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

(可从文化特性、产业化、服务社会生活和人工智能等四个角度答题,每点1分,)

10.承接上文,初步回答了霍去病墓上和墓周的石头“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的问题;为下文进一步解读石头的来源和含义做铺垫。

11.这些石头,有的堆诸墓上,充当象征祁连山的峰石,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在祁连山一带平叛匈奴屡建战功;有的被雕塑成风格大气磅礴的各色动物,赞扬了霍去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

12.运用排比,写出了匠师们施展自身的雕刻技艺,表达对霍去病的崇敬之心;运用了比拟,写出了霍去病墓周围各色动物石雕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力;运用了想象,显示了以霍去病为代表的西汉人民征服部世界的坚强信心。

13.霍去病墓的石头,是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建造形似祁连山的墓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平叛匈奴的功绩。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看似无用的墓上之石,成了国之瑰宝,供芸芸众生瞻仰膜拜;而重用的墓中之石,却难见天日,默默无闻于地下。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风尚,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

14.A【解析】仿佛:梗概,大略。

15.A【解析】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B前一个连词,表假设;后一个连词,表转折。C我的;它。D前一个语气词,不译;后一个句末表判断。

16.A

17.C【解析】“退而处”之后几句,写的是苏洵自己而不是欧阳修。

18.(1)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称”“辞”各1分,“无乃……乎”疑问句式1分,句意1分)

(2)虽然这样,天下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虽然”1分,“其”翻为“那”即可,1分,“且”1分,句意1分。)

19.下雪  雪花

20.罗诗:设问。以“丰年事若何?”引出问题,三四句作答。对比。把“尽道丰年瑞”的达官贵人和雪天空腹破衣的贫者作了对比。议论。借“为瑞不宜多”发表自己对大雪的看法。全诗借雪表达对“贫者”的同情和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批判。

柳诗:借景抒情。前两句借雪拥柴门、庭阶铺雪、无人来访的清冷之景,表现诗人被贬后孤寂的心境。叙事抒情,后两句叙写有人踏着积雪,送来朋友从京城寄来的诗一事,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比喻、借代。将雪比作“琼瑶”,以“凤沼”指代京城,这些美好的事都暗示出作者欣喜的内心。全诗既有被贬的孤寂之苦,又有“见寄”的惊喜之乐。

21.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大道废

22.“克己”是严格要求自己,孔子强调“克己”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复礼”则是恢复周礼,他认为周礼完美、丰富,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仁”。老子认为,提倡仁义,是因为“大道”被抛弃了;提倡孝慈,是因为六亲不和了。表面上看,他们的观点是相对的,实际上他们并不矛盾。孔子是从正面强调要建立社会的公德和秩序,老子是从反面主张直接回到人类社会的本原状态,都是倡导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和道德。

23.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皓腕凝霜雪 还乡须断肠

24.略

本文来源:http://www.ycyggz.com/gaosan/73235/